日期:2010-10-23 14:21:51
5月8日,蘇州市58座公廁面向社會招聘保潔員。令用人單位始料未及的是,參加競聘的746人中,竟有46名應、往屆大學生。(5月9日《揚子晚報》)
事實上,競聘者中的大學生比例僅為6%,在眼下的嚴峻就業(yè)形勢下,這是很正常的。何況,人家的態(tài)度相當無奈:當“廁主
”比失業(yè)在家好,到時候再另謀高就。所以,把大學生當成“新聞眼”,并借環(huán)衛(wèi)部門負責人之口,說他們的擇業(yè)觀念發(fā)生了何等深刻的變化,恐怕有點言過其實。
再說,“46名大學生競聘公廁保潔員”,失業(yè)的農民兄弟看到這樣的標題會怎么想?天哪,連喝了一肚子墨水的大學生都來競聘公廁保潔員,咱就是一年到頭,愿意當牛做馬,人家也未必看得上眼啊!如此一來,不是把原本就僧多粥少的就業(yè)形勢,弄得更加緊張、更為嚴峻了么?一些家境不好的高中學生及其家長見狀,心里豈不涼了半截:就算砸鍋賣鐵上個大學,可今后的飯碗上哪去找?“讀書無用論”能不在一些貧困地區(qū)重新抬頭?
為緩解就業(yè)壓力,政府可以選拔大學生去當村官,讓他們經風雨見世面;也可以鼓勵大學生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,從街頭擺地攤做起,了解“經營之道”。但這畢竟都只是迫于形勢的權宜之計,而非必須恪守的基本國策;否則,高校咋不開設“鄉(xiāng)村管理系”,或將如何叫賣茶鹽雞蛋列為“選修課”呢?
應該看到,大學生學非所用,是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,于國于民都非好事。所以我以為,放大“大學生競聘公廁保潔員”之類個案,由此產生的負面效應,很可能出乎常人的想象。
指導正確哺乳、喂養(yǎng)、呵護、
洗澡、穿衣、換洗尿布、物品消毒
帶小孩、照顧老人、
做飯、烹飪、花草養(yǎng)護
整版打磨、?;Ч?br> 深層護理、基本保養(y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