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1-05-25 08:53:33
1、湯應(yīng)在飯前喝
常言到“飯前喝湯,苗條健康”、“飯前先喝湯,勝過良藥方”,這充分說明了飯前喝湯對健康的重要性。飯前喝點湯給你的消化道加點“潤滑劑”,吃飯中不時進點湯水也是有益的,因為這有利于食物的稀釋和攪拌,從而有益于腸胃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若飯前不喝湯,吃飯時也不進湯水,則飯后因胃液的大星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(chǎn)生口渴的感覺,這時才喝水,反而會沖淡胃液,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,還增大了胃容量。
2、“湯泡飯”的習慣需戒除
嚼爛的食物更容易被胃腸道消化吸收,更有利于身體健康。而湯和飯混合在一起吃,食物在口腔中還未被完全嚼爛,就與湯一起進入胃中,食物沒有被完全咀嚼,唾液分泌的少與食物混合攪拌不均勻,淀粉酶也會被湯水稀釋,這無形中增加了胃的負擔,時間久了對胃有傷害。
3、喝湯速度不宜過快
營養(yǎng)學家指出,如果延長吃飯的時間,就能充分享受食物的味道,并提前產(chǎn)生已經(jīng)吃飽的感覺。喝湯也是如此,慢速喝湯會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出充足的時間,感覺到飽了時,就是吃的恰到好處時;而快速喝湯,等意識到飽了,可能攝入的食物已經(jīng)超過了所需要的量。
4、湯和材料都要吃
有?科學家做過實驗,用魚肉、雞肉、牛肉等高蛋白食品煮6小時后,看上去湯已經(jīng)發(fā)白發(fā)濃,但蛋白質(zhì)的溶出率卻只有6%-15%,即還有85%以上的蛋白質(zhì)仍留在“渣”中。顯然,只喝湯不吃其中的材料是極大的浪費。其實,經(jīng)過長時間燉煮的湯,其“渣”中的蛋白質(zhì)已被充分水解,結(jié)構(gòu)變的疏松,口感雖然不太好,但其中的肽類,氨基酸更利于人體的消化吸收。
5、忌喝一種材料煲的湯
人體所需要的營養(yǎng)成份五花八門,一款湯中不可能將所有的營養(yǎng)素全部包含在內(nèi),因此應(yīng)用幾種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混合煮湯,這樣不但可以使鮮味相互交融,還能為人體提供必需的氨基酸、無機鹽和維生素等。
6、中午喝湯不易胖
專家指出午餐喝湯時吸收的熱量最少,晚上喝湯容易長胖。另外要防止喝湯長胖,應(yīng)盡量少用高脂肪、高熱星的食物做湯料,如老母雞、肥鴨等。即使用他們做湯料,最好在燉湯的過程中將多余的油脂撇去。而瘦肉、鮮魚、蝦米、去皮的雞肉和鴨肉、兔肉、冬瓜、絲瓜、蘿卜、魔芋、西紅柿、紫菜、海帶、黃豆芽等,都是很好的低脂肪湯料,不妨多選用一些。
7、不宜喝太燙的湯
人的口腔、食道、胃腸道能承受的最高溫度為60℃,一旦超過這個界限,就會造成黏膜燙傷。湯最好待冷卻到50°C以下時再飲用。
8、不要喝隔日湯
湯煲好后放的時間超過一天,維生素便會流失,余下的只是脂肪和膽固醇等,若在經(jīng)過加熱,湯內(nèi)的分子就會變質(zhì),長期飲用這類湯會影響健康。
指導正確哺乳、喂養(yǎng)、呵護、
洗澡、穿衣、換洗尿布、物品消毒
帶小孩、照顧老人、
做飯、烹飪、花草養(yǎng)護
整版打磨、?;Ч?br> 深層護理、基本保養(yǎng)